|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辖区导航 > 椒江区

椒江区

关键词:椒江区,台州椒江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台州本地通
  • 电 话:台州在线
  • 网 址:http://商机!!
  • 感谢 taizhou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781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椒江区  

     

  自然地理

  椒江,位浙江中部沿海,台州湾入海口,向为台州诸县海上交通门户,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台州市人民政府驻地。市域位于东经12121'24"12132'02"(最东岛屿处12155'10"),陆域界北纬28 34'25"28 46'53"(最南岛屿处 2823'24")。东濒大海,西接黄岩,北界临海。陆域东西宽188公里,南北长230公里。海岸线长227公里。总面积3475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280.1平方公里,海岛面积14.96平方公里,滩涂532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平方公里,椒江水域1689平方公里,内河水域面积5924平方公里。海岸线22.7公里,拥有大小岛屿97个,海域面积600平方公里。总人口47.15万,人口密度1683/平方公里。全区辖8个街道、1个镇,农场和渔业公司各1个。

  椒江以海上交通发达而名闻遐迩。古代起,人民即利用大海“兴渔盐之利,通舟揖之便”。三国时期,椒北章安成为东南地区对外交往的要地和军事重镇。宋代,椒江南口海门得到开发。此后,椒江口一带一直成为浙东重要海上交通枢纽和海防要地。

椒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河流,辖区即以此为名。流域总面积6290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97.7公里。境内河口段长11.7公里,江面宽900~2000米。出海口称牛头颈,两山夹峙势成关隘,故古称海门。椒江市域属浙东最大的温黄平原北部。地貌主要类型为沿海海积平原,占土地总面积的65%,余为低山丘陵、滩涂和海岛。平原上间布小山陆屿,山在城中,树木茏葱,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孕育出独特的城市风貌。大江贯城而过,形成天然良港,向以得舟楫之便,富山海之利,有"台州六邑咽喉"之称。沿海滩涂漫漫,海域辽阔,海洋自然资源富饶。亚热带近海水产丰富,大陈渔场为东海第二大渔场,计有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和贝藻类300余种,昔以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四大经济鱼类著称。海域环境良好,近年发展海洋养殖,出产的大陈黄鱼已成为著名品牌。

    椒江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受海洋水体调节,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热量充裕且雨热同季,夏鲜酷暑而冬无祁寒。年平均气温17.0 C1月份平均气温6.1 C7月份平均气温27.8 C,无霜期257天,活动积温6300?日,降水量1500毫米,日照总时数1900小时。适宜多数喜温果木生长,全年无休耕期,为传统农业三熟制地区。灾害天气向以台风侵袭为大患,从清顺治十五年(1658)至1990年三百余年间,造成严重危害的大风暴潮记载就有30余次。椒江将辖区分为椒北水系和椒南水系,有主干河道82条,总长度35924公里。除椒江系自然河流外,平原河流大多由人工开凿而成,呈纵横经纬格局,灌溉方便,一派江南鱼米之乡景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2624亿立方米。

 

历史治案

 

  在新石器时代,椒江就有古人类居住,在山麓带从事原始渔猎生活。

  先秦时期,统称""地,属闽中郡。

 公元前85年,即西汉始元二年,在章安设立回浦县,同时为东部都尉治所。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此后的温州、台州、处州三府。

    东汉建武(25~56)年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阳嘉元年(132)农民起义军曾旌攻克章安,朝廷下令浙南各县驻兵防守,为中国历史上沿海地区始有地方驻防军队的最早记载。

    三国吴黄龙二年(230),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士万人,由章安港出发远航夷州(今台湾),经年而返。留下了中国历史上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文献记录。太平二年(257),在章安设临海郡。

    公元3~6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是章安古郡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三个多世纪中,章安作为浙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港埠兴旺,人文荟萃。佛教文化始传入境内,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之一灌顶和尚,即为章安无碍寺出家的僧人。

    唐武德八年(625),章安县并入临海,此后章安不再设县。但仍为沿海重要港埠,乾符四年(877),日本商人曾从章安港装运香药等货物外运。章安出产的姜也运销外埠,被作为优质中药材载入本草药典。

    宋时期,海洋捕捞业和盐业进一步发展,盐业生产已成为主要产业,海洋捕捞向浙北拓展。西山、东山、栅浦等地开始形成街市。与日本、朝鲜等国的海上贸易往来逐渐兴旺,建炎元年(1127)在章安设"市舶务",专营港口管理和税收等事务。四年(1130),高宗赵构从舟山移驻章安,并游览枫山清修寺。此外,宋代的著名女词家李清照、民族英雄文天祥等,都曾至椒江。

    元时期,以朝廷漕运为背景的海运业迅速发展,在岩屿设立海运千户所,与椒北的章安港均为漕运海船驻泊和装运大埠。同时葭?b和栅浦等地也是福建货物的集散地之一。至正八年(1348),黄岩方国珍起事,义军出入椒江沿海,在中国东南率先揭起反抗元王朝的大旗。

    明代初期,因倭寇为患,朝廷下令"海禁",沿海经济受到较大打击。洪武二十年(1387)筑海门城,二十八年(1395)又筑前所城,皆为军事卫所建置。

    明弘治(1488~1505)间,筑成最早的一条海塘--丁进塘,之后在数十年间又相继筑成两条海塘,围垦海涂 10万亩。自此揭开椒南平原500年开垦海涂的历史。

    明嘉靖(1522~1566)间,连年倭寇入侵,并一度盘踞大陈,登陆海门,占领栅浦,四处流劫抢夺。沿海军民奋起自卫,朝廷亦遣兵追剿。参将戚继光率"戚家军"数次驰援,驻守海门,终于荡平剧寇。座落东山西麓的"戚继光庙",是全国著名的抗倭纪念古建筑遗存之一,也是椒江最具历史人文教育意义的古迹。

    公元17世纪中叶的明清鼎革之际,沿海数为拉锯之地。顺治三年(1646),明鲁王朱以海驻跸海门。八年(1651),清兵在海门港集结,前往舟山围击明军。十二年(1655),因郑成功游弋海上,清廷禁民出海。此后,郑成功部屡攻海门。十八年(1661),清廷又下令迁界,海门沿海居民被迫内迁30里。至康熙三年(1664),明军将领张煌言被捕,浙东南坚持19年之久的抗清运动始告寂然。

    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解除"海禁"以来,沿海经济迅速恢复。时在葭?b设立"海关"机构,后迁海门,称"台大关"。并加强海防建设,大力兴修水利,筑塘围垦,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又从18世纪中叶起,葭?b商埠渐兴,一度形成闽货的主要集散地。同时,台州列岛得到进一步开发,大陈形成浙东沿海岛屿最兴旺的渔业集镇,居民最多时达万余人。清末,海门港正式辟为商埠,于光绪二十七年(1910)建立最早三安川码头,开通椒江至上海、宁波、温州等客货航线,并创办各类实业。货商毕集,市场兴旺,成为台州最繁荣的港埠。至民国间,遂有"小上海"之称。

    民国17年(1928)建临海县海门区。23年设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04月因日军窜扰而迁回临海。19496月设台州专员公署直属海门区,1954年改为温州专员公署直属海门区。1956年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辖区。19807月建海门特区,1981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椒江市,为本省第一个县级市。198311月国务院批准为国轮外贸运输港口,199010月国务院又批准列为对外轮开放港口。1995年撤市立区,是台州市主城区所在地。

 

区域人口

 

    总人口47.15万,人口密度1683/平方公里。

 

 

资源特色

1)土地资源

    总面积3475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2801平方公里,海岛面积14.96平方公里,滩涂532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平方公里,椒江水域1689平方公里,内河水域面积5924平方公里。海岸线22.7公里,拥有大小岛屿97个,海域面积600平方公里。

 

2)水资源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2624亿立方米,按1992年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24立方米。水资源量相对不足,靠入境水量补充。椒江将辖区分为椒北水系和椒南水系,有主干河道82条,总长度35924公里。除椒江系自然河流外,平原河流大多由人工开凿而成,呈纵横经纬格局,灌溉方便,一派江南鱼米之乡景象。

    椒江、椒南水系(东官河、永宁河、葭芷泾、三才泾、徐山泾、海门河、高闸浦、洪家场浦、鲍浦、长浦、一条河、二条河、三条河、四条河、五条河、七条河、八条河、九条河、江城河)、椒北水系(椒北支渠、华景河、涛江河、梓林西大河)

    水资源:径流、地表水、地下水、基岩裂隙水、浅层承压水、深层承压淡水。

    径流 年平均径流深8112毫米,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与降水一致。大陈岛降水量偏少,兼之蒸发强烈,年平均径流深470.0毫米,只有大陆的60%。

    地表水 是全市水资源主要部分,占水资源总量84.6%,计2.2亿立方米。其中:椒南片1.356亿立方米,椒北片0.796亿立方米,海岛0.048亿立方米。

境内无大中型水库,地表水主要靠河道拦蓄。小型水库合计兴利库容12602万立方米;河道合计水面积155258万平方米,控制水位的蓄水量179633万立方米。

    地下水 分布于晚侏罗纪火山基岩和第四纪堆积地层,以后者为主。水源由大气降水入渗所致,属天然补给型。据1985年和1992年调查,地下水年平均资源量4092.65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 16%(不包括海岛)。深层承压淡水的弹性释放量 61.67万立方米/年,面积约62平方公里。

    基岩裂隙水 含水层由火山基岩组成,分布在境内西部、西北部和大陈诸岛,总面积67.43平方公里。泉水流量在岩体断裂带和侵入岩接触带小于 0.05/秒,水质较好。

    浅层承压水 大体埋藏于80左右深处,含水层厚度1530,主要由第四纪松散砂砾堆积物组成,夹少量粘性土,在境内分布较广。分为:(1)咸水层,分布在椒江南岸,面积85.02平方公里,年储量631.7万立方米,单井日出水量小于10立方米。

    深层承压淡水 埋藏于100120左右深处,含水层厚度1530,大都由砂砾组成,粘土含量20%~30%,个别地段达40%。面积62平方公里,以洪家以南地区蓄水性较好,单井出水量大于1000立方米/日,洪家东西两侧单井出水量在1001000立方来/日左右。含水层紧接基岩面,被条状分割为三个含水地段,即:⑴椒江农场。(2)吴叶、飞龙、沙田、和平、海宝村。⑶小板桥、董家洋、东京和葭芷以南。深层地下水年出水量353.15万立方米,存在超量开采问题,静水位在沙田每年下降0.5、三甲下降0.60.7、椒江农场下降0.5等(1992年调查数据)。

 

3)生物资源

兽类:豹猫、狼、貉、豺、狐、大灵猫、小灵猫、麂等。

鸟类:鹰、小隼、乌鸦、喜鹊、八哥、环颈雉、鹌鹑、竹鸡、稻鸡、乌鸫等。

爬行类:鳖、乌龟、棱皮龟、壁虎、石龙子、草蜥蝮蛇、银环蛇、赤链蛇、竹叶青、眼镜蛇等。

两栖类:青蛙、泽蛙、棘胸蛙、虎纹蛙、蟾蜍等。

 

鱼类

海洋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棘头梅童鱼、龙头鱼、日本 鱼、七星鱼、鲳鱼、鳓鱼、犀鳕等。

甲壳类:中华绒螯蟹、三疣梭子蟹、沙蟹、青蟹、溪蟹、寄居蟹、关公蟹、鲟、中国毛虾、虾蛄等。

软体动物:乌贼、枪乌贼、章鱼、荔枝螺、角蝾螺、棒锥螺、锈凹螺、贻贝、嫁 、泥蚶等。

 

植物

  树木类:樟、银杏、马尾松、黑松、雪松等。

  果木类:橘、金弹、柚、枳、杨梅、枇杷等。

  竹类:毛竹、刚竹、苦竹、金竹、慈竹等。

  花卉类:梅花、腊梅、樱花、月季花、玫瑰等。

  海藻类:海带、紫菜、羊栖菜、石花菜、石莼等。

  草药类:浦公英、千里光、茵陈蒿、天门冬、百合等。

 

4)矿物资源

     境内地质构造简单,位东南沿海新华夏构造和东西向构造体系的交切部位。

出露地层以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为主,见少量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和九里坪

组地层。央以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偶见白垩纪紫红色砂页岩。

侵入岩多属酸性。未发现有意义的金属或非金属矿产,唯砂、石、粘土等普

通建材。界碑至洪家的古砂堤为海积细砂,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分选

性较好。

 

火山碎屑岩类

    系构成境内山体的主要岩类,大多属晚侏罗纪火山喷出物,约占山体面积95%以上。岩层深厚,分火山碎屑熔岩、熔结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3种,呈酸性或中酸性,普遍作建材使用。

 

侵人岩类

    主要为地质运动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所形成,境内分布面积很少,种类有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石英霏细斑岩、安玄玢岩等斑岩和脉岩。

 

钾长花岗岩

    境内出露有两处:⑴分布于井马水库至黄岩县前麻车一带,出露面积35平方公里,岩体以长轴状北东东走向嵌于西山头组地层中,向两端延伸部分掩盖在第四系地层之下。岩石呈浅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钾钠长石占70%,石英约占30%,偶见黑云母。

2)分布于下大陈岛东部,出露面积2平方公里。岩石呈肉红色,中粒花岗结构,钾长石占67%,石英占21%,斜长石占11%。在接触带附近见围岩捕虏体,围岩角岩化,接触带的产状内倾,倾角80°。

 

花岗斑岩

    出露面积025平方公里,分布于上大陈岛象同岙北侧,东西向脉状展布。见斑状结构,肉红色,主要矿物成分有钾长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等。岩脉北侧为九里坪组凝灰熔岩,南侧为西山头组流纹质含角砾晶玻屑熔结凝灰岩。

 

石英罪细斑岩

    分布于黄礁,以孤山形态产出,直径400。岩石呈灰白色,斑晶025300毫米。基质部分长石与石英成隐文象连晶,呈同心放射状或近似放射状的集合体。成分含长石、石英80%,绢云母2%~3%,金属矿物微量。

 

流纹斑岩

    出露有两处:⑴分布于井头山,呈北东向延伸,宽1020。斑晶02-32毫米。基质含碱性长石、石英60%,铁矿物l%,微量黑云母等。(2)分布下大陈岛黄夫礁村一带,走向北东60°;倾向北西,倾角80°,长400。流纹构造发育。

 

安玄担岩

    见下大陈岛东北端,走向北东55°,从浪通门始,横贯屏风山,近直立状产出。脉岩宽20,长600,两侧为上侏罗统西山头组含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另外,在西山中村西侧,见有安山(玢)岩岩脉呈北西向侵入于火山碎屑岩中。

 

名胜旅游

     椒江区,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台州湾入口处,市区前身海门,地处椒江口,因江北之小圆山和江南之牛头颈山对峙,状如大门而得名。唐宋以来海门即成浙中海上门户和贸易中心,近代有“小上海”之称,1980年曾建立海门特区,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椒江市,为本省第一个县级市。1994年台州撤地建市后,改为椒江区,现已成为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陆地面积2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7公里,人口47.15万。其中城区建成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16万。

    “椒江”横贯市域,是为城市名称之由来,并将城市分为历史、语言、民情风俗乃至文化心态明显不同的两部分。椒北章安,西汉始2年建县,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

    椒江市域属浙东最大的温黄平原北部,地貌主要类型为沿海海积平原,占土地总面积的65%。余为低山丘陵,滩涂和海岛。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17.0

    椒江区,东濒大海,西接黄岩,北界临海,邻近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景区和雁荡山景区。域内有大陈岛海上森林公园,其千奇百怪的海蚀岛和苍翠植被已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岛上的甲午岩横空出世,挺拔怒涛,被誉为“海上第一盆景”;城区枫山北麓有“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陵园内纪念塔、纪念馆等建筑壮丽宏伟,庄严肃穆,与绿树相映,是省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枫山顶茂林修竹处,藏有北宋治平三年(1066)建的清修古寺,宋高宗赵构南渡时曾到此,并题有“清修风景千年在,沧海烟岚一笑开”之楹联。寺前凝眸,尽收眼底,椒江西来,逶迤明灭,百里一泄,直奔东海,自是一番气势;城区的东山公园,东可远眺大海,西可俯瞰闹市,跨牛头颈可观看货轮进出港口,登宴清门可思古揽戚继光抗倭遗址;东山西南麓有斗拱飞檐、殿宇庄严的明代建筑--戚继光纪念馆,系当年戚继光屯兵处,1989年被浙江省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章安故地人文荟萃,有西汉古郡遗址。金鳌山与椒江城区之白枫山隔江相对,因宋高宗避金兵驻跸于此让后人游山河而思古今;近年建成的江滨公园,临江而建,园内绿树草坪,喷泉假山,亭台楼榭,被谓为“台州外滩”,是休闲赏景的好去处;连接椒江南北的椒江大桥,如一道彩虹,横跨在椒江之上。大桥于200110月建成并通车,总投资约3.46亿元,全长2587.3,宽19,主航道净高20,是目前台州市最长的大桥,是椒南、椒北的交通要道,站在大桥的制高点,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极其壮观。大桥的建成,既圆了椒江两岸人民多年的梦想,又使椒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台州商业街,位于台州开发区内,临街建筑采用欧式风格,商业街内有各类名品商店、大型超市、钟楼及广场等,是人们休闲、娱乐、购物的绝佳去处;被谓为台州市心脏的台州市府大楼,庄严雄伟,高 层,与宽阔的广场浑然一体,广场上绿草如茵,如今也成了人们休闲的地方。

     椒江工业发展较早,以医药、化工、电子、机械、轻工、电力等为主导,各种成份并存的工业体系不断完善。海正集团、飞跃集团、星星集团、东港集团、水晶集团、九洲药业、椒光机电集团等企业名闻遐迩。海正集团被列为520户国家重点企业之一,“飞跃”、“星星”荣列中国驰名商标,水晶集团成为世界同行第一大企业。

椒江农、渔业富有沿海特色,海洋捕捞跻身全省“八强”。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椒江区作为台州市的主体城区,区位优势突出,港口、机场、沿海高速公路组构成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功能日趋完善。椒江城区临海靠山,江穿城过,山在城中,独特的风景,宜人的气候和便捷的交通,是旅游、度假、休闲、商务考察的理想去处。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枫山北麓,占地总面积44.6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299平方米。它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先后被民政部、中宣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大陆和舟山群岛解放以后,浙东以及台州地区的国民党残余军队纷纷逃入大陈、一江山等岛屿,以此为据点,不断骚扰浙江沿海地区。1955118,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奉命联合渡海作战,向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守军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个小时,一举解放了该岛。不久,大陈、渔山、披山、南麂等岛屿的国民党军队悉数撤走,在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掩护下逃往台湾。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之后,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部队首次海上联合作战,一举解放一江山岛的辉煌胜利和在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的烈士,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海门枫山建造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烈士陵园。

 

【战斗陈列馆】陈列馆分第一陈列室和第二陈列室。馆内陈列主要反映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的前后过程,分三部分。

     第一陈列室展出的是第一部分--战前态势和准备工作。全国大陆解放以后,国民党余部在美国的支持下,订立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例”,加紧战争活动,把一江山作为它“反攻大陆”的前哨、据点。我人民解放军为了祖国的全面解放、防止外来势力的干涉,华东军区部队奉中央军委总参部命令,对盘踞在一江山岛岛屿的国民党残余军队进行了狠狠的打击。《沁园春-一江山渡海登陆战即景》词,就是对整个战斗过程的描述,这是原国防部部长,时任大陈列岛战役中一江山渡海登陆战前线总指挥张爱萍所作,整个战役活动都是他亲自组织和指挥。战役发起时他一直坚守在前线指挥所,精心组织指挥三军联合登陆的全过程。战斗刚结束,他就不顾同志们的劝阻,毅然登上一江山岛,巡视战场。一江山渡海登陆战,那陆、海、空三军磅礴的气势复现在眼前,触景生情,将军不禁思潮奔涌,遂于下岛返航的途中吟就此词。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和天时、地利、气象以及战斗自然景观作了高度的概括。着重描写了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恢弘壮烈情景,概括了一江山登陆作战的深远影响。戎马倥偬,转眼过了三十年,张将军又抽闲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对原词作了重要修改,新的《沁园春-一江山渡海登陆战即景》保持了原词牌名和字数,全文如下:

东海风光,寥廓兰天,涛涛碧浪。看骑鲸蹈海,风驰虎跃;雄鹰猎猎,雷击龙翔;雄师易统,戎机难觅;陆海空直捣金汤,锐难当。望大陈列岛,火海汪洋。

料得帅骇军慌,凭一纸空文岂能防。忆昔诺曼底、西西里岛、冲绳大战,何需鼓簧。“固若盘石”,陡崖峭壁,首战奏凯震八荒。英雄赞,似西湖竞渡,初试锋芒。

第二陈列室展出的是战斗经过和战后之一江山岛,主要展品有插上北一江山岛主峰203高地和南一江山主峰180高地的红旗两面(系复制件,原物存放在国家军事博物馆),还有解放一江山岛雕塑和烈士遗物,反映了这次战斗的激烈和指战员浴血奋战的场景,还有海门人民支前的感人场面。

 

【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陵园”北面,为圆形天坛式四层建筑。该馆造型独特,十分壮观典雅。门口匾额“烈士纪念馆”和楹联“悼英雄壮烈精神万古长青,继遗志一定解放金马台澎”,为时任浙江省省长周建人撰书。

     纪念馆一、二层为陈列厅,一层中间圆柱上正对大门一面是张爱萍部长在纪念解放一江山岛登陆战胜利四十周年题词,另有四块大型浮雕,分别为授旗、出发、登陆、解放四个场面。一二层环墙圆塑的是战斗功臣烈士吕有库、徐文学、陆世才等烈士共17座雕像,像下附有烈士事迹、遗物、烈士日记、奖章和血衣等;二层中间圆柱上陈列的是牺牲烈士的遗像,像下附有简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对此曾感慨赋词: 碧浪万千重,多少英雄当年小试海陆空。愁岛荒山今胜地,万紫千红。立石志奇功,壮志长虹。遥看海峡走蛇虫。誓扫妖氛还国土,金马台澎。

 

【烈士纪念塔】该塔高18米,为陵园内最高建筑物。基座为五角形,青石砌筑,上为混凝土塔身,呈三大面和三小面相间的六角形,威武挺拔的陆、海、空三尊雕像立于基座上,塔尖装红五星灯。塔身上面是当时浙江省军、政首长所题的塔名及“人民英雄英雄永垂不朽”等金色大字。整座塔雄伟庄严,是陵园内最具象征性的建筑物。

 

【烈士墓区】墓区中心有纪念碑亭,纪念碑系浙江省人民政府所立。碑文主要记载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的概况和勉励后人饮水思源,肩负起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神圣责任。

阶梯形山岗上共安葬有四百余名烈士,每座墓的外墙以块石砌成,外面用水泥勾缝,白线黑底,庄严肃穆。

     墓区内还有一些在解放初期的其他军事行动中牺牲的烈士的墓葬。

    “青嶂千年奠忠骨,丹枫万树护英魂”。每年的清明时节,成群结队的凭吊者来到这里,表达对先烈们永远的缅怀和崇敬。

 

宋代古刹常乐寺

   

  常乐寺,位于椒江章安镇合旗村合旗山南麓。

    寺始建于北宋仁宗元年(1056),初名崇福寺;治平三年(1066),改寺名为常乐寺。南宋时期,寺内高僧讲经说法,故又称之为常乐讲寺。

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颁发迁海令,常乐寺被迁弃,僧房遭拆毁,僧人被赶走。到了康熙九年(1670),僧人性达回到旧寺址复建。这段时间,百业凋零,百姓异常贫困,椒北一带亦日渐荒疏,人口稀少。复建的常乐寺,也只能是一座小山寺,再没有过去那样的规模了。到晚清时期,寺屋又渐渐破败,快要倾圯。宣统三年(1911),寺院又作了一次维修。至本世纪七十年代,僧人散完,仅存寺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恢复了宗教政策,1983年,僧道源入主常乐寺,罄个人积蓄三千元,在各级政府和众檀越的支持和帮助下,维修了寺房,后来,又相继改建了大殿,修复了东西厢房,又新建香积,奠定大雄宝殿基础。

    常乐寺是台州市对外开放寺院,近年来接待了大批国际友人、旅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有较大的影响。

 

戚继光纪念馆

   

  戚继光纪念馆位于椒江城区东山西南麓。占地面积2010平方米,陈列面积640平方米,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自幼读书练武,十七岁袭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曾专任山东海上防御倭寇之职,后调任浙江台(州)金(华)严(州)参将等职。屯驻海门卫。在台州四年,转战台州各地,历经桃渚、海门、新河、太平等战,取得了九战九捷的胜利,大创倭寇。又四年,在讨平福建、广东的倭寇后,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扫清了持续二百多年的倭患。海门人民为纪念戚继光的抗倭功绩,明代即于城隍庙戚家军驻兵处建立戚公祠,奉以香火。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保护文物古迹,多次拨专款维修,于19871月戚继光纪念馆正式开馆。

    纪念馆坐北朝南,前为照壁,上书“戚继光纪念馆” 馆名,为已故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写。前殿为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前廊柱上楹联两副:“名播千秋昭典籍,身经百战著勋功”;“荡彼倭夷靖海宇,保吾黎庶泽椒江”。前殿大门楹联为戚继光诗句:“功名双鬓黑,书剑一身轻”。迎面木屏风上写着戚公著名的诗篇《马上作》:“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关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寥寥28个字,是戚公南征北战,赤胆报国的写照。大殿为五开间歇山顶,两旁各连三小间偏殿,大殿内一身戎装的便是戚继光塑像(王卓予塑),神色间,忧国忧民的目光似乎正凝视那波涛万顷的台州湾洋面。

    大殿两旁的偏殿设有两个陈列室,陈列室以文献、文物、图表、照片、模型等相组合,展现戚继光抗倭史迹。第一陈列室内有戚继光生平大事年表、屯兵海门卫、建立戚家军、台州大捷等版面,还介绍了戚家军严明的纪律:“每甲一人当先,八人不救,致令阵亡者,八人俱斩。”

    第二陈列室是戚家军“鸳鸯阵”模型。当年,戚继光根据浙东的地理形势,针对倭寇的战术,首创“鸳鸯阵”战法。戚继光曾用此战法履战履捷。还有转战福建,共同作战的战友,人民群众奋起抗倭,重要的军事著作,英雄的晚年,人民的怀念等部分。同室展出的还有戚家军的战船模型。

 

    

  江滨公园位于椒江城区北面,椒江的南岸,建于2000年,由杭州蓝天园林设计院精心设计,既具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又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

    公园紧临椒江防洪大堤,大堤既担任城市防洪之要任,又兼具休闲游玩之功能,城建防洪相得益彰。大堤外便是滔滔之椒江,故被当地人称之为“台州外滩”。公园也因此而得名。大堤上的浙东千里海塘纪念碑,是新时期全省水利建设事业的历史见证。碑名由浙江省柴松岳省长亲笔题写。碑呈圆柱体,高21,直径5.3,碑体由艺术浮雕、雕塑、铜鼎构成,整个设计节奏强烈,造型雄伟浑厚、古朴凝重,显示出一个完整、亘古不变的形象,环环相叠,表达了人们祈祷生活年年安顺、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碑顶上的水牛用青铜铸就,重达4.5吨。纪念碑用传统手法体现驱邪镇恶保平安的镇海铜牛,内涵深远,据古书记载“惟金克木蛟龙藏,惟土制水龟蛇降;铁犀作镇奠宁塘,安澜永庆报圣皇”。按五行相克之理,“牛为土性,土能克水”,“龙为木类,金能克木”,又“蛟龙畏金”,故铜牛具有避水神力,可用来镇服水怪,抑制潮患,保障海塘。纪念碑基座形似金字塔,由八层块石垒成,正后两列台阶上下,上有平台可供人游玩观赏,纪念碑两侧的二尊巨型铜鼎,华贵厚重,造型精致;显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和人们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纪念碑现已成为江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山公园,位于椒江城区东侧,海门关南岸,建于1981年,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海拔54米,公园因东山而得名。东山风景秀丽,系海门卫城名山,她东濒大海,西接椒江城区,北临椒江,自古即为游玩赏景胜地。登上东山,顿见海天旷茫,大海浩荡,城市全景尽收眼底。

     园内有碰碰车、旱冰场、观览车等大型游乐设施,还有“入胜亭”、紫竹居茶楼、 “观海楼”等建筑。登上观海楼,东可眺望大海,西可俯瞰椒江城区,晨可观日出,夜可观渔火,登高极目,浩瀚东海尽收眼底。离观海楼不远处,有二处明代戚继光抗倭留下的烽火台,还有用来卫城的古城墙晏清门,又名东门,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墙已不复存在,古晏清门作为名胜古迹被保存至今,现存段长28,底宽11.6,上宽10.2,门洞拱形完整。公园西南隅,有石级通往戚继光纪念馆,馆内陈列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台州沿海抗倭的伟绩,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山公园建园后,现已成为台州市民休闲、游乐、憩息、健身的好去处。

 

白云飞瀑公园

    

  白云飞瀑公园位于椒江城区,依白云山脚而建,园内的白云飞瀑是目前国内最高的人造瀑布之一。

    这里过去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到处是乱石和裸岩,严重影响市容。2002年,市政府决定把它建成一个人造瀑布,把裸岩绿化,工程在20025月份动工,于20034月完工,总投资近5000万元。瀑布建造时充分利用岩仓的山形地势,精心设计,每天用两台水泵把水打上去,每小时耗电200度,最大水量可达每小时1400立米。

这个工程采用在当今国际十分先进的“喷播技术”,通俗地讲就是把草籽和泥土混和在一起喷在裸岩上,再施肥、浇水,慢慢地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据说该技术是保密的。

    白云飞瀑公园除了人造瀑布外,还有人造小溪、九龙戏珠风水球、石林、茶廊、星石广场、知秋亭和铜雕等,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势地貌,充分利用采石场的石头造景,力求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减少人工凿痕,以实现“人、石、水、自然”的和谐融合。

    公园在风格上部分借鉴了日本园林艺术,并进行了创造性的构思,主要体现在既质朴自然,又精致典雅;既茂密幽深,又柔和温馨的特点。在艺术手法上强调了协调、不对称的均衡、对比和参差,并运用借景、透景等多种造景手法来营造各种意境,以达到景中有景,步随景移的效果,既能动态观赏又能静态休闲。

 

广

  星星广场位于台州经济开发区与椒江区的连接部位,广场占地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广场上的全彩户外显示屏,是目前全省之最,有效面积达102平方米,价值约600万元,可日夜播放各种新闻和市场信息。

  广场充分体现了亲水的主题,广场内的长廊,依山而筑,临水而建,山体通过长廊连接水面,走在其中,别有一番情趣。

  广场的灯饰也很有特色,以中心流动喷泉为中心轴,中心轴以北有一组会变动的“海之风”,中心轴以南为灯光静态区,但局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入夜,山上的灯光就象繁星闪烁,与灵活布置的各类草坪灯、照射灯和景观灯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跃动的喷泉,流动的水体,与多彩的灯光完美结合,使水体更加缤纷炫目、晶莹剔透。

 

台州市民广场之水景公园

   

  台州市民广场位于台州市中心生态绿轴的东北端,背靠苍翠的白云山,正面与乌龟山遥遥相望,总占地22.84公顷,总投资2.2亿元,是新台州的一个形象工程。它由集会广场、文化广场和水景公园三部分组成,于2001年底开工兴建,现已建成水景公园。

  水景公园占地约7.5万平方米,占整个市民广场总面积约三分之一,中间是一个人工湖,是依照台州市三区两市四县地图的形状建造的。

  人工湖里有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小剧场。湖中的九孔桥象长龙卧波,象征着台州的九个县、市、区,还有七彩四季花坛和儿童乐园,在建的还有台州历史名人雕像诗词园、民俗博物馆和盆景园。这个公园充分体现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历史景观与现代景观的对比和交流,是一个生态公园。

  集会广场和文化广场预计在今年底建成。集会广场是市民集会的场所,可容纳5万人开会,背面是筹建中的人民大会堂,前面有水景“千线水帘”和“三叠瀑布”。文化广场主体为平整开阔的三角形草坪和三角状大面积浅水,中轴线和两侧是林荫道,是市民们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建成后的台州市民广场将是一个融“山色、水色、天色”为一体、质朴中蕴含无尽风采的好去处。

 

 

著名人物

 

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世登州卫指挥佥事,备倭山东,管理三营二十四卫所。三十四年改佥浙江都司,次年,进分守宁、绍、台三郡参将。三十八年,朝廷改变浙江沿海防务,设台(州)金(华)严(州)参将,屯驻海门卫,戚继光为首任参将。任后至义务招募矿工三千人,训练成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并教以适应南方水田地区作战、以长短兵器配合使用的鸳鸯阵。并配备船只建立水军,加强海上防御。

  戚继光在海门四年,率领戚家军转战台州各地,先后取得了海门、花街、新河、桃渚等战的胜利,尤其是嘉靖四十年的临海白水洋和温岭长沙大捷,全歼入侵的倭寇。台州九战九捷,戚继光威名大振,誉为“戚虎”,此后,倭寇遂不敢在犯台州沿海。

嘉靖四十年,戚继光进军增援福建,捣平横屿倭巢,破牛田、林墩。回浙江后,以援闽功升副总兵,分守台、温、福(州)、兴(化)、福宁中路。次年入闽,克平海卫,收复兴化。两年后,捣平广乐南澳,破山贼吴平,结束了持续二百多年的倭患。

隆庆初,北调镇守蓟门,总理辽、昌、平、保定四镇练兵事务,节制四镇,与总督同守边十六年,修筑长城,建敌台,保证了边境的安宁。

  在海门期间,戚继光总结抗倭经验撰写《纪效新书》,为中国古代重要兵书。著作尚有《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并写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诗句以述爱国大志。海门人民感于戚继光的功绩,在城隍庙戚家军屯兵处建戚公祠,以为永久纪念。1965年、1982年,国家文物局两次拨专款,在戚继光屯兵处建立戚继光纪念馆。

 

  灌顶(561~632),字法云,俗姓吴,先世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父吴备,南朝陈时为章安令,遂家章安,故人称章安大师。少孤,七岁依摄静寺慧拯出家,日进文辞,以清藻才绮,饮誉于当时。二十岁受具足戒。陈至德元年(583)投天台山修禅寺拜智凯为师,直至智凯去世,未离左右,记录和整理了智凯的佛学理论,写出了佛教天台宗的经典著作 ,有称为"天台三大部"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和称为"天台五小部"的《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经疏》等。智凯去世后,灌顶携智凯遗书到扬州见杨广,旋闻杨广命,于开皇十八年(598)随司马王弘回天台建国清寺。同年,杨广立为太子,灌顶以僧使前往长安祝贺。还山后,隐居山寺,潜心著述。撰写祖师传记,上溯智凯、慧恩、慧文、龙树,确立了天台宗法统,被尊为五祖,与四祖智凯同为佛教天台创始人。唐贞观六年(632)卒于国清寺,塔于寺前。著作尚有《涅??玄义》、《涅??经疏》、《观心论疏》、《天台八教大意》、《国清百录》、《智者别传》等。

 

 

 

  谛闲(1858~1932),近代佛教名僧,俗姓朱,名古虚,号卓三,兆桥人。清光绪三年(1877)入海门白云山景星禅院出家。七年于天台国清寺受具足戒,留寺研习天台宗经典。九年至平湖福臻寺从敏曦法师听讲法华经,潜心领悟,透彻台宗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理论宗旨,开始小座宣讲佛教经典。十一年升大座于杭州六通寺,开讲法华经。次年至上海龙华寺,由端融法师授记付法,传持天台宗第四十三世祖师。民国元年(1912)住持宁波观宗寺。

  谛闲精研佛教天台宗教义,对天台八部理论口宣手述,每多心得,生平讲席遍大江南北。民国4年于北京大乘讲习会主讲时,听讲者达数十万人。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创立佛教师范学校,任校长,招青年僧徒分班讲授。民国元年于宁波观宗寺创佛学研究社,自任主讲,培养佛教讲师。8年成立观宗学会,罗致学僧讲授天台宗教义。17年改称弘法研究社,规模扩大。2183日圆寂,寂前香汤沐浴更衣,索纸笔书偈云:“我经念佛,净土现前,真实受用,愿各勉旃。”著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味疏》一卷、《圆觉经讲义》二卷、《金刚经新疏》一卷、《普贤行愿品辑要疏》一卷、《观经疏钞讲义》一卷、《始终心要解》一卷、《观世音普门品讲义》一卷、《二玄略木》一卷、《念佛三昧室五论义疏》一卷、《水申义疏》一卷、《八识规矩颂讲义》一卷。

 

  

  徐元白(1893~1957),别署原白,海门百口井人。父月秋,为琵琶名手,亦善古琴,元白与弟文镜少受熏陶,于文艺、书画、音乐均有爱好。民国元年(1912)在苏州天平山拜清末浙派大琴家大休上人为师,勤学苦练,尽得浙派技艺,并有所创新。后至广州参加北伐,任何应钦秘书,北伐军进入福建后,曾任县长,此后服务于河南、浙江政法界。民国25年在南京组织“清溪琴社”,抗战时在重庆组织“天风琴社”,制琴、教琴、研究古琴,曾自制五十张,流传各地。35年返杭,重整西湖雷峰塔下“半角山房”,与马一浮、张宗祥、徐映璞等组织“西湖月会”,研讨书画、琴棋、金石。解放以后,更热情参加演出,中央音乐学院曾多次为其古琴演奏录音。

  善诗词;书学二王,参董其昌笔意,以己法运之,颇具面貌;画工山水,尤擅画兰,均大笔开张,墨气淋漓,清新秀逸。古琴演奏技艺高超,所奏《和平颂》、《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等曲曾轰动当时音乐界。并将其父所传琵琶曲《泣颜回》改编为琴曲,刊登于《今虞琴刊》。著有《天风琴谱》一卷。

 

周宪文

   

  周宪文(1907~1989),字质彬,号毅恒,笔名惜余,东山乡人。12岁毕业于东山小学,就读于杭州蕙兰中学。17岁未经高中毕业,即东渡日本游学,因遇东京大地震返国转读于上海同文书院。民国17年(1928),以成绩优异,选送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专攻经济学。3年后学成回国,受聘为中华书局编辑。23年出任驻日留学生监督。次年辞归,任国立暨南大学经济教授兼系主任,继任商学院院长。305月,受暨大委派赴福建建阳筹设分校,并任分校主任。是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亦沦陷,暨大总校迁往福建与分校合并,仍任商学院院长兼东南联大筹委会副主任。抗战胜利,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陈仪电邀,入台办学,任台湾省立法商学院院长,加聘为台大教授、法学院院长,兼人文研究所所长。1964年,建议当局设台湾经济研究所,获准后辞去商学院院长等职,转入筹建工作。年底,成立台湾银行金融研究室,任主任直至1972年退休。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辖区导航信息

电话:15523012664 传真:15523012664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409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